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豬流行性下痢預防及診斷

  • 發布單位:動物防疫課

豬流行性下痢(PED)為一種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病,此疾病最早於1971年於英國被發現,1980年代至1990年代普遍流行於歐洲。2010年間再次於亞洲國家如泰國、中國大陸及菲律賓,隨後北美洲大爆發,我國亦於2013年10月起爆發嚴重疫情,造成仔豬死亡,重創臺灣養豬產業,造成重大經濟損失,也導致國內豬價嚴重失衡。

豬流行性下痢為一具封套之冠狀病毒(Coronavirus),此病毒主要存在於小腸絨毛上皮細胞,在豬場的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及接觸傳染,其次為機械式傳播(人員進出、器具使用)。全年均會發生,但好發於春冬季,潛伏期約2-4天,傳播速度極為快速,2-3天內即可遍及整棟豬舍,豬隻的臨床症狀為急性水樣下痢及嘔吐,1周齡內仔豬死亡率高達100%,保育豬及肥育豬的死亡率較低(1-3%),通常於發病後7-10天恢復。台灣目前尚未核准市售豬流行性下痢疫苗,防策略為加強生物安全消毒、由無PED豬場購買仔豬及進豬加強隔離4週。診斷方式為聚合酶連鎖反應(PCR)、腸道組織螢光抗體染色及血清抗體檢查等方式。

目前本縣豬場共計143場,飼養頭數達6萬餘頭,多分布於造橋鄉、竹南鎮及通霄鎮,本縣飼養型態1-199頭養豬場占全縣養豬場62.24%,故更需要輔導畜牧場落實生物安全防治,加強防範傳統豬瘟、非洲豬瘟及口蹄疫等重大傳染性疾病。本縣動物保護防疫所已完成上半年擴大血清學、查核血清學及肉品市場採樣,檢驗結果均為陰性;化製場斃死豬已完成2頭送檢,檢驗結果亦為陰性。最後每月定期執行道路攔查化製原料運輸車,查驗及管理化製原料運輸車密閉防漏設備及消毒設備,以及裝卸、載運化製原料作業。

縣長鍾東錦表示,防疫視同作戰,養豬產業為臺灣不可或缺的重要資產,呼籲各養豬業者加強自主防疫,守護產業人人有責,一起杜絕重大疫病。

 

聯絡人:動物保護防疫所 動物防疫課 鍾技士

聯絡電話:037-320049分機124